联合国网络犯罪条约草案因威胁人权而受到谴

联合国网络犯罪条约草案引发人权与隐私保护忧虑

关键要点

  • 联合国网络犯罪条约草案遭到人权和隐私活动人士的广泛批评。
  • 草案被指控将导致对记者、人权倡导者、女性及LGBTQ+群体的过度监控。
  • 该草案将网络犯罪定义扩展至国际通信技术,并可能增强警察权力。

在下周的最终谈判前,联合国的已遭到人权和隐私保护活动人士的严厉批评,他们担心这项协议的过度监控将压制记者、人权倡导者、女性及LGBTQ+社群的声音。根据由网络安全公司RecordedFuture发布的新闻网站的报道,这一条款引发的争议相当广泛。

Human Rights Watch的执行董事TiranaHassan表示,这一草案扩大了网络犯罪的定义,将国际通信技术相关的犯罪纳入其中,可能会导致刑法的修订,进而赋予更多的警察权力,而对异议人士的人权保护却考虑不足。电子前沿基金会全球政策政策主任KatitzaRodriguez也对此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她指出,该草案只会在没有公民同意的情况下,鼓励私营企业进行实时数据拦截和监控。Rodriguez补充道:“这让我们在数字时代隐私权的保护上回到了一个更早的时期,回到斯诺登之前,回到了人们尚未意识到隐私是数字事务中的基本人权的时代。”

重要观点 :这一草案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关于如何在保护公共安全与保障个体隐私之间取得平衡的讨论,对不同行业与社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Leave a Reply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